根据”资产-负债-所有者权益=收入-费用”公式,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大致为:
1无中生有。如虚构收入、隐瞒费用,虚增资产、隐瞒债务;
2寅吃卯粮。如提前确认收入,推迟确认费用,或干脆将费用资本化;
3″洗大澡”。即提前确认费用、推迟确认收入,报出巨亏,为以后盈利作准备。
大家再看看下面的造假企业:
ST烯碳:把应当计入损益的费用在应收款中挂账;
佳木斯电机:少结转成本、高估存货价值;
博元投资: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并进行虚假背书,以此虚增资产;
成城股份:伪造银行凭证、虚构资金流转和资产转让交易,以此虚增利润;
山东墨龙:虽然涉案金额高达6。2亿,手法也不过是在销售单价上做手脚、虚增暂估收入,以及少结转成本;
江苏保千里:通过伪造合同来虚增评估价值;
嘉寓股份的花样稍微多一点:隐瞒关联关系、虚构资金往来,同时跨期结转工程项目成本来调节各年度利润,并且利用账外资金发放员工薪酬、少计提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