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:9月2日,据媒体报道,国内半导体装备企业新凯来宣布,将参加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(CSEAC 2025)。本届展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。
一、今年3月新凯来首次展出30款设备产品
新凯来致力于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、电子制造设备的研发、制造、销售与服务。在3月26日-3月28日SEMICON展会上,新凯来首次亮相,发布30款设备产品,覆盖检测量测、刻蚀、薄膜沉积、扩散。此次新凯来发布17款工艺装备,13款量检测装备。工艺设备方面覆盖刻蚀、扩散、薄膜沉积工艺环节,17款工艺装备中,包括3款ETCH(武夷山),扩散产品包括3款EPI(峨眉山)、3款RTP(三清山),薄膜产品包括3款PVD(普阳山)、3款ALD(阿里山)、2款CVD(长白山)。量检测装备方面涉及明场暗场、套刻量测等领域,13款量检测装备中,包括4款光学检测设备(岳麓山等)、2款光学量测设备(天门山)、4款PX量测设备(沂蒙山等)、3款功率检测设备(RATE系列)。此次产品发布,是新凯来成立近四年来首次对外公开产品线。
二、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元
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先导、基础产业,具有技术壁垒高、研发周期长、客户验证壁垒高等特点。SEMI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190.24亿元,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%,2024年约为2230亿元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元。
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指出,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域呈现加速发展趋势,半导体设备厂商横向扩张、技术迭代均加快速度,同时新凯来亦引发鲶鱼效应推动同行加快演进。国产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作为上游受益于设备行业整体的迭代加速,同时2024年12月美国将众多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纳入实体清单,国产零部件厂商有望加速替代,关注新凯来供应链以及覆盖核心零部件产品的厂商。
三、A股概念股梳理:谁是新凯来的核心伙伴?
新凯来的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国产半导体装备的里程碑,也为A股相关产业链公司带来机遇。以下为三大核心概念股解析:
1. 奥普光电(002338)——光刻机核心部件供应商
合作深度:奥普光电实控人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,后者与新凯来合资成立长光集智,专注深紫外、极紫外光源技术研发。奥普光电负责产业化生产,供应光刻机曝光系统等核心部件。
技术壁垒:掌握CaF2、BaF2等光学晶体材料制备技术,用于光刻机物镜组,间接对标ASML供应链。
2. 新莱应材(300260)——高端零部件龙头
合作内容:为新凯来提供RTP(快速热处理)、DPN(扩散预清洗)设备的关键零部件,2024年三季度新凯来订单带动其相关业务收入达8000万元。
技术协同:公司超高洁净流体管路系统和真空系统适配7nm/5nm先进制程,深度绑定新凯来产线升级需求。
行业地位: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稀缺标的,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。
3. 至纯科技(603690)——湿法清洗设备核心供应商
合作关系:作为新凯来的核心供应商,提供半导体湿法清洗设备,子公司至微科技已获部分先进制程订单。
战略价值:绑定新凯来推动技术迭代,巩固在湿法清洗领域的龙头地位,受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潮。
4.其他关联标的
福晶科技:中科院旗下非线性光学晶体龙头,间接供应光刻机光源材料。
强力新材:子公司常州德创获哈勃投资,布局ACF材料,潜在受益于新凯来产业链。
广信材料:投资者询问广信材料是否给新凯来供货,公司于2025 年3月20 日回复称,经查有供应新凯复材,但不确定是否为投资者所提到的新凯来。。
江丰电子:靶材国产化率超50%,与新凯来PVD设备深度绑定 12英寸Ar靶材通过台积电认证,2025年产能扩至150吨
国林科技:半导体级臭氧设备独家供应商,用于新凯来ALD/CVD工艺清洗环节 2025年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将超40%,客户覆盖中芯国际、华虹
鼎龙股份:CMP抛光垫国产市占率超60%,新凯来扩散设备核心耗材供应商 2025年产能扩至100万片,深度受益存储芯片扩产
南大光电:ArF光刻胶进入中芯国际验证,与新凯来联合开发刻蚀胶配套方案 2025年目标产能5000吨,替代日本信越化学份额
深纺织A:偏光片龙头,与新凯来同属深圳国资委体系,潜在资产整合预期 2025年OLED偏光片产能占比提升至30%,估值修复空间显著
同惠电子:精密测试仪器供应商,新凯来前五大客户之一,产品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 北交所唯一供货华为海思+新凯来的公司,2025年目标营收增长80%
北方华创: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,产品覆盖刻蚀、薄膜沉积、清洗等多个环节,与新凯来在部分产品线上形成互补。
中微公司:专注于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,在部分细分领域与新凯来存在竞争合作关系。
拓荆科技:国内薄膜沉积设备主要供应商,与新凯来在相关领域存在技术协同可能。
华海清科:化学机械抛光(CMP)设备龙头,与新凯来的CMP系统形成国产替代组合。
芯源微:主营涂胶显影设备,与新凯来在相关领域存在技术交流空间。
万业企业:通过收购凯世通切入离子注入设备领域,与新凯来形成竞争互补。
长川科技:半导体测试设备专家,与新凯来的检测设备形成产业链配套。
盛美上海:清洗设备龙头,产品线与新凯来形成互补。
富创精密: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核心供应商,为新凯来等设备厂商提供关键部件。
利和兴: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、新能源汽车和网络基础设施器件的检测和制造领域,客户包括华为、新凯来、荣耀、比亚迪、中兴通讯、维谛技术、维信诺、浪潮信息等知名企业。
四、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投资逻辑
1. 核心机遇
技术突破窗口期:新凯来等企业在刻蚀、薄膜沉积等环节的突破,将带动设备板块估值重构;
政策资金双轮驱动:大基金三期+地方产业基金形成千亿级投资矩阵,设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望提升至25%以上;
供应链价值重估:实体清单倒逼下,核心零部件厂商(如富创精密、江丰电子)的国产替代空间从30%向70%跃进。
2. 潜在风险
技术验证周期长:半导体设备平均验证周期18-24个月,部分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兑现不及预期;
价格战风险:新凯来等新进入者可能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,挤压同行利润空间;
地缘政治波动:美国若进一步限制14nm以上设备出口,可能短期冲击成熟制程扩产进度。
五、结语:把握国产替代”黄金五年“
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,半导体设备行业正经历”从0到1″向”从1到10″的跃迁。新凯来的崛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突破,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缩影。随着大基金三期精准滴灌、晶圆厂扩产加速,北方华创、中微公司等龙头有望复制”中芯国际式”成长,而富创精密、江丰电子等零部件企业将成为隐形赢家。
建议投资者聚焦技术壁垒高、客户验证进度快、政策受益明确的标的,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捕捉确定性机会。正如申万宏源所言:”新凯来的鲶鱼效应,终将化作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澎湃动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