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观点
- 疫后全球格局深刻变化:财政依赖、通胀抬升、供应链重塑与地缘裂痕成为新常态,“大缓和时代”(宽货币、低利率、加速全球化)已结束。
- 中国资产主线未变:股债趋势仍延续,股票处于牛市早期,债券处于牛市尾期,核心逻辑是对“中国走出通缩”的定价。
- 主权债务风险可控:美、欧、日主权债务风险整体可控,因其货币信用仍存且外债占比可控;当前利率上行实为全球利率与通胀的重定价。
- 黄金定价逻辑切换:从地缘避险逐步回归至实际利率框架,待美联储降息后,黄金将重新定价流动性宽松。
- 人民币难破7:短期跳升因多重因素共振,后续节奏放缓;年内若结汇高峰+风险资产走强,或再有升值,但难破7。
一、中国资产主线:走出通缩定价未结束
- A股短期调整主因资金获利了结,并非主线逻辑改变。
- 三大支撑因素:
- 全球美元流动性逆转,非美资产修复;
- 中国新经济重定价;
- 悲观预期扭转,出口展现韧性。
- 股票仍处牛市早期,债券处于牛市尾期,待海外需求周期明年触底,位置将更清晰。
二、主权债务风险:本质是利率与通胀重定价
- 美、欧、日长债利率飙升,但主权债务风险可控:
- 具备货币主权与央行独立性;
- 国际货币信用仍在。
- 当前风波反映的是疫后财政扩张、通胀与供应链重构的持续影响,而非债务危机。
三、黄金:从避险叙事回归实际利率框架
- 2022年以来黄金上涨驱动:
- 2022:地缘冲突→央行购金;
- 2023-2024:中国通缩+亚洲供应链重构→实物金需求;
- 2025:贸易战+债务风波→避险逻辑。
- 后续走势:
- 短期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,回归实际利率框架;
- 若全球需求筑底、科技复苏、贸易战缓和,黄金叙事或逆转。
四、人民币汇率:共振难续,年内难破7
- 近期跳升因:鲍威尔转鸽 + 中国资产上涨 + 集中结汇 + 中间价调升。
- 后续判断:
- 短期共振难再现,升值节奏放缓;
- 若四季度结汇高峰 +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,或再有升值行情;
- 年内难破7,因需兼顾中小企业出口盈利压力。
风险提示
- 美国经济超预期放缓;
-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;
- 中国消费与地产复苏不及预期;
- 全球关税政策不确定性。
免责声明: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提炼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详细分析请参见原报告正文与免责条款。
几何量化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文章观点来自网友,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,不代表几何量化观点及立场,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投资者注意风险,独立审慎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