宏观:
- 中方将在深圳举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。
- 特朗普:如果中国履行其遏制向美国运送芬太尼前体的承诺,准备进一步降低对华关税。
- 高盛:上调2026年中国GDP增速至4.8%。主要因出口增长预期强化(从 2-3% 上调至 5-6%),且房地产拖累减弱(每年减少 0.5 个百分点)。2027 年 USDCNY 降至 6.7,股市三年涨 30%。
- 高盛:25 Q4 降息 10bp, 26 Q2 再降 10bp 至 1.2%。广义财政赤字率从 25 年的 12.0% 升至 26 年的 13.0%,新增支出主要投向 “十五五” 规划中的制造业升级(如工业机器人补贴、半导体研发基金)与基建补短板(如西部高铁)。
- 中美观点:未来一年,当协议临近到期,双方“相对议价能力”将发生变化,取决于届时各自补短板的进展、体系的运行情况、以及内部压力——共同决定接下来博弈的烈度。
新能源:
卖方:产业反馈TOP2的湿法产能利用率已打满,明年头部产能出货弹性约15%。鑫椤锂电预计26年TOP3产能利用率95%以上,TOP5未来半年90%以上,26年或迎供需缺口。
人工智能:
- 国常会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。
- 美股AI应用概念股集体爆发,Twilio、Reddit绩后大涨超15%,Cloudflare涨超11%,Palantir涨近4%再创新高,Applovin涨超3%。
- 天猫双11:消费级AI设备智能眼镜成交同比涨25倍。
- OpenAI:有一天我们会制造出一款令人难以置信的消费级设备,能够在低功耗下完全本地运行具备 GPT-5/GPT-6 能力的模型。如果电力建设赶不上,那么芯片就会闲置在仓库里。算力过剩肯定会出现,但是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,或许是3年,或许是5年。员工增长 vs 企业收入增长,以后可能会越来越脱节。
- 英伟达与三星电子、SK集团等韩国大公司达成人工智能重大合作协议,将供应超过26万颗加速芯片,以帮助韩国启动AI项目。
- 超聚变官方公众号:超聚变标准液冷服务器2025 H1国内市场排名第一。
- 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证监局提交科创板IPO辅导备案。
计算机:
卖方:板块位置低,Q3业绩不错,计算机迎来反弹。
半导体:
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问: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。
机器人:
- 传闻XJ收到v3订单,十几台。
- 传闻因为T解决电机问题的迫切性,正在往供应链纳入国内优秀的电机供应厂商。
- 传闻主要的几个核心玩家预计都在11月底或12月会有陆续定点落地。
- 卖方:AI情趣机器人:情感交互新蓝海,产业链掘金正当时。
- 南方电网、中国移动、北京通研院、乐聚,共同发布了业界首个5G-A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电网巡检应用示范。
- 5日小鹏机器人日;6日晚特斯拉的股东大会上3代机器人进展;10日,2025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大会;9日宇树机器人新品开售,11月ipo辅导。
消费电子:
传闻”11月18日”或为华为 Mate 80系列的发布日期。
核能:
近期,我国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——钍基熔盐堆正式建成并实现钍铀转换,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熔盐堆。
低空:
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。
脑机:
Neuralink首例受试者目前不仅能用意念打字,还在学习微积分预科课程,研究神经科学,并开启了他的演讲生涯。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。
医药:
2025年医保国谈首设商保目录:预计共20余款药品参与,“天价抗癌疗法”CAR-T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。
市场相关:
-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改革细则出炉:严防风格漂移绩绩准挂钩。
- 央行提及要及时矫正和阻断市场“羊群效应”。
- 卖方:11月开始是盈利定价缺位的阶段,市场通常在做“远期博弈”,适合布局一些以低位、低估且盈利有回升预期的板块,通常持续至次年初。也可以继续坚持当期高景气的线索,12月后有望重新定价。
-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达3816.7亿美元,再创纪录。
三季报:
- A股非金融三季报累计营收同比增速+0.31%(中报同比-0.56%);A股非金融三季报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+1.65%(中报同比+0.89%)。
- A股主要宽基指数净利润增速集体回暖,科技风格利润改善居前。
- 剔除金融板块后,有色金属、电子、钢铁、通信、电力设备是三季报业绩回升的主因,而房地产、煤炭、石油石化、建筑装饰、医药生物对三季报依然构成较大拖累。
- 景气改善较大的方向包括:有色金属、基础化工、钢铁、电力设备、非银金融、TMT。
出口:
“中国冲击 2.0” 效应:与 “中国冲击 1.0”(2000 年后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)不同,当前出口增长集中在高科技领域 ,高盛模型测算显示,中国出口每增长 1 个百分点,将拖累其他经济体 GDP 0.1-0.3 个百分点,其中欧洲(-0.3 个百分点)、日本(-0.25 个百分点)等高科技生产国受影响最大,美国受影响较小(-0.1 个百分点)。
